快捷搜索:

机器人教育: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如今,谁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在未来就将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创新教育,机器人教育是目前和创新教育结合得比较紧密,因而也成为了很多家长们共同讨论和交流的一个话题。

究竟什么是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教育对不接触,不了解的人而言,可能比较陌生,机器人教育是指通过组装、搭建、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搭建过程,还可以通过控制机器人,了解到了编程的乐趣,因此机器人教育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机器人教育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很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已在信息技术课与课外科技活动开设了有关机器人的课程内容。近年来,中国的机器人教育已经走进中小学校。对于开发机器人的教育功能、发掘智能机器人的教育价值,对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小学基础教育课业过重,过多的基础知识学习让很多孩子死记硬背,这样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的硬盘,使得很多孩子的大脑将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让孩子养成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机器人教育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创新实践性、前瞻性的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

未来,科技会更加迅猛,因此也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机器人教育创新模式

机器人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孩子多动手,勤动脑。例如在外太空机器人的课堂上,老师会布置给学生利用结构件去搭建一个机器人,将机器人编程,使它实现预想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与孩子一起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就由此带出的新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主动去完成该项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会加强指导,给孩子们出主意、激励他们在自己完成的同时也会组织小组合作,项目完成后进行全班的课堂展示。

在搭建完成后,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一起总结在搭建或编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学生们由于受到项目的任务驱动,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对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还注重教学激励,坚持不断探索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的各种有效的机制与策略,为学生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借助机器人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单纯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式、体验式、相互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极大地改变了学生被动地学习、思维活动受到严重压抑的状况。在机器人教学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他们的发展创新和自我实现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近两年,机器人教育市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教育一定会成为教育行业的又一个蓝海。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相比于应试教育,孩子们能更好的手脑并用,寓教于乐。综合来看,机器人教育正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和接受,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外太空机器人俱乐部欢迎各位有志于中国创新教育的同仁们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为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做出努力。